12(2021.9.7)吴红仙——在志愿服务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发布日期:2022-11-25 15:21信息来源:市红十字会 作者:陈海燕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吴红仙,女,1984年生,黄山市第12例、安徽省第3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吴红仙性格开朗活泼,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得知造血干细胞是一项挽救生命的大爱之举,她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于当天加入祁门红十字会,成为祁门县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今年6月,当她得知与外地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时,更是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决定要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她服从安排,克服困难,及时完成高分辨配型采样、体检、复检。

    2021年97日,从上午8时许一直持续到12时许,4个小时的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中,看着血液在针管里流淌,躺在床上的吴红仙向笔者袒露心扉,“现在的我正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内心非常激动,更多的是开心,因为我一想到我生命的种子即将在远方患者的身体内生根发芽,为他带去生的希望,我感觉到非常自豪,借此机会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拯救生命,奉献爱心。”

    在捐献过程中,吴红仙还委托工作人员帮她在卡片上为接受捐献的那位患者写下一段祝福的话语:“我遗失在外的亲弟弟,你好啊,你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希望你能将这份千里之外的爱传递下去。”

    当笔者问道为什么用“我遗失在外的亲弟弟”称呼对方时,吴红仙笑着道出其中缘由。原来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概率只有几万分之一至几十万分之一,而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找到10个位点全相合供者并能顺利实现捐献的极为罕见,而吴红仙与这位幸运的患者就是全相合配型,这让吴红仙觉得十分幸运的同时,也对远方不知名的患者有了别样的亲切。

    完成捐献后,吴红仙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封来自患者家人的感谢信,“是您的勇气和力量给了我先生第二次生命,我们会以您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带着女儿成为像您一样有爱心的人。”

    在吴红仙看来,此次捐献,只是自己志愿服务道路上的一个“脚印”,她将不忘初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