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黄山市第三批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投放使用启动仪式在屯溪老街牌楼前举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王恒来、市委副秘书长、社会工作部部长洪学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马宁生、市教育局局长胡勇、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英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马宁生主持。
启动仪式上,王恒来宣布“黄山市第三批AED正式启用”并与出席领导共同为AED设备揭幕。洪学军介绍了“ 屯溪老街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建设使用情况;刘英介绍了全市第三批AED购买投放安置情况;市红十字会与市教育局、市委社工部签订了《AED捐赠管理协议》。
活动现场,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对老街社区人员和围观群众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心肺复苏+AED)演练。
发生心脏骤停后,用高质量的CPR心肺复苏和尽早实施AED除颤,是挽救生命的最佳办法。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是完善院前群众性急救体系的重要环节,也彰显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黄山市此批共筹资购买23台AED,投放全市学校及景区志愿服务站点,还将按照每台AED配置10至20名救护员的比例,培训至少230名红十字救护员,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和市民、游客生命安全。此前,我市连续2年开展“5·8人道公益日”互联网众筹——黄山市心跳加油站项目,先后筹资购买62台AED,从景区、交通枢纽到学校、市民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实现科学布点、分批投放。其中,黄山风景区实现重要节点AED全覆盖。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结合AED投放工作,大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累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12977人,普及培训48789人次。截至目前,全市已利用公共场所配置的AED成功挽救7名市民、游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