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会“要高效运转,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让每一份爱心善意都及时得到落实”。在中国红十字会十二大重要致信中,强调要“加强公信力建设,提高人道服务能力”。开展透明度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致信精神的具体实践。透明度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何奋楫行舟、一年接着一年干,笔者以为必须摆正三个“态”。
以“归零”心态认清竞争态势
一是提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站位。4月7日,总会印发2025年度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性指标侧重法定信息公开,与上年相比进行了优化,减少了层级,更加简洁明了。倡导性指标,更加体现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性,权重相应增加。对于地方红十字会而言,每得一个分数,就意味着落实了一项工作。可以说,得分越高,不仅仅说明透明度建设抓得实抓得好,与整个红十字工作高质量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
二是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清醒。2024年,红透指数考核评价结果,江西比上年前移了一位,进入全国第三。虽然处于第一方阵,但省红十字会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近年来,在总会的持续推动下,全国各地越来越重视透明度建设,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稍有懈怠即有可能落后于人。
三是摒弃“平时不着急,临时抱佛脚”的思维。新的考评体系更加强调时序要求和风险防控,没有在规定时限内公开,即使后面“补了课”,也无法拿到相应分数。唯有把工作做在平时,融入日常,按照总会规定的时间节点来公开,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以“昂扬”姿态树立争先意识
一是树立“走在前,勇争先”的目标导向。总会从2020年至今已开展6期省级红十字会和3期地市级红十字会红透指数评价,实现了省级、地市级红十字会红透指数评价全覆盖。2025年,江西透明度建设再升级,从1.0版的“透明红会”建设专项行动升格为2.0版的“透明红会”建设提升行动。
二是组建“敢担当,善作为”的工作专班。透明度建设牵涉方方面面,单打独斗是做不好工作的。江西省红十字会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主要领导领衔、分管领导牵头、业务处室负责、得力骨干经办的工作专班。各设区市参照省红十字会的规格也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具体负责人。只要真正重视了,成立了专班,压实了责任,工作就会“水涨船高”。
三是建立“月提示,季调度”的工作机制。透明度建设,重在平时,重在积累。红透指数评价,不仅仅是看数据,更重要的是看实际工作有没有落实到位。比如,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能不能如期召开,牵涉到多个部门的协调,绝不是专班的同志能轻易“报”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按照月提示、季调度、年评价的方式,列出工作清单,下发工作提示函,推动透明度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以“实干”状态盯住关键节点
一是层层分解,将每一分的责任落实到人。5月16日,总会召开视频培训会,对2025年红透指数作了深度解读,总共涉及四大类、36个小项,还有2个扣分项、5个加分项。江西省红十字会组织人员认真研究指标体系,将每一个拿分项,落实到处室中心的具体责任人,并明确一位专班对接人。不能如期拿分的,由专班对接人先提醒;责任人工作没有落实的,由筹资财务处负责人协调;涉及领导层面的,由分管领导出面沟通,确保41个拿分项无缺项、2个扣分项不扣分。
二是查漏补缺,补齐上年丢分的短板弱项。2024年,江西在省本级评价上取得了较高分数,但在11个设区市中,有3个设区市分别在捐赠信息公开、主流媒体报道等方面失分。4月29日,省红十字会召开视频培训会,对3个设区市红十字会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电话提醒,要求其在新的一年补齐短板。同时,对11个设区市在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和舆情风险,进行了友情提醒。
三是创新突破,全力争取倡导性指标拿高分。今年的考评体系进一步增加了倡导性指标的权重,要想争先进位,就必须在加分项上“绵绵用力”。2025年,江西省红十字会将通过推出创新性举措、下发工作提示、组织交叉互评、开展监事会专项监督、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等方式,全力争取省、市两级拿高分。
作者: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 陈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