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体系是应对突发事件处置所需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开展救援、救灾的相关工作,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近年来,玉溪市红十字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玉溪市“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积极融入市委、市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全力做好备灾救灾工作,创新构建覆盖全域、响应迅速、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体系,在全省红十字系统率先实现了市、县(市、区)红十字会建设一个组织体系、组建一支救援队伍、制定一个应急预案、开展一次实战演练“四个一”全覆盖,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红十字力量。
一、建设“一个组织体系”:强化党建引领,实现组织保障“核心化”
市红十字会党组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目标,推动红十字应急救援工作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市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对救援队的坚强领导,坚持备灾救灾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市、县两级红十字会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为组长,副会长、专职副监事长为副组长,各部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赈济救援组、物资保障组、宣传筹资组、资金保障组、综合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各级红十字会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会党组领导下,负责本辖区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形成了党组织统筹、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应急救援模式,为市县两级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组建“一支救援队伍”:织密救援网络,实现队伍覆盖“全域化”
红十字救援队是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玉溪市红十字会着力加快红十字救援队建设,积极动员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有爱心、有专业技能的社会人士组建红十字救援队,截至2025年7月底,市红十字会共授旗成立了8支红十字救援队伍,登记注册队员223人,配置了一批救援包、对讲机等装备和工具。其中,红十字救援队自筹资金配置了救援车和各种消防救援设备。
在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今年以来,各县(市、区)红十字救援队均组建完成,各县(市、区)共组建红十字救援队10支,登记注册队员367人,全市红十字救援队达到18支,登记队员590人,实现了市、县区红十字救援队全覆盖,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以赈济救灾、应急救护、心理援助、道路救援、水上救生、消防救援等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三、制定“一个应急预案”:完善制度链条,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化”
市红十字会是玉溪市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和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市红十字会的职能职责,市红十字会坚持预案先行,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领域。《玉溪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于2020年、2022年、2024年三次修订,不断完善了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建立了玉溪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明确了赈济救援组、物资保障组、宣传筹资组、资金保障组、综合保障组五个工作组的职责,建立了四级响应机制。
在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各县(市、区)红十字会结合各地自然灾害的特点,已全部完成应急预案的制定,并报市红十字会备案。
四、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强化实战淬炼,确保应急能力“常态化”
为提高救援队的应急处置能力,努力打造“政治可靠、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红十字救援队伍,玉溪市红十字会根据工作职责任务编印了《玉溪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演练脚本》,每年以市红十字会组织或各救援队自行组织多形式开展红十字救援队培训和演练,同时指导县(市、区)红十字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桌面推演或实战演练,提升各级红十字会的指挥调度能力,让红十字救援队队员熟练掌握红十字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工作任务和操作流程,更好地发挥红十字在自然灾害救援中的作用。
市红十字会是玉溪市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中的重要“角色”,参与着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组、受灾群众安置和善后处置组、物资保障组、综合保障组四个工作组的工作,围绕职责任务,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应急演练围绕上报灾情争取救灾物资和资金、救援队赴灾区工作、备灾救灾物资调运、捐赠款物接收执行、群众安置与人道救助五个科目展开。同时,积极组织队员参加“云震·2025”大震巨灾五位一体联合救援演习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的演练。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红十字救援队培训、演练13场次,培训队员380人次,培训人次比2024年增长442%。从骨干培训到队员普训,实现了市县培训演练的全覆盖。
五、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援全流程建设,提升红十字综合救援能力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红十字会备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应急体系建设中,市红十字会还着力提升红十字备灾救助物资储备能力、依法接收捐赠款物和执行能力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形成了完整的应急救援流程闭环。
(一)提升红十字备灾救助物资储备能力。根据《玉溪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市红十字会按照启动I级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物资储备,通过积极向上级红会和市财政争取、社会捐赠等渠道充实备灾救助物资,目前已储备棉被355床,毛毯320床,大衣281件,帐篷40顶(含省红十字会代储帐篷20顶),市财政2025年下达的5万元资金拟采购的400床棉被正在采购中。为保障备灾救助物资的灾时运输,市红十字会与云南通力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备灾救助物资运输合作协议。
(二)提升依法接收捐赠款物和执行能力。快捷、高效地开展捐赠款物接收和执行是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的核心工作之一。为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做好捐赠款物接收、执行工作,玉溪市红十字会积极做好红十字报灾系统的日常维护,确保灾害发生时可以及时向总会和省红十字会报告灾情,争取上级救助资金和物资;开通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博爱通”捐赠管理系统,可实现资金和备灾救助物资的线上捐赠。加强红十字赈济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升队员在物资接收、登记、搬运、管理、发放等工作中的效率。今年上半年,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加强人道资源动员,努力提升筹资水平和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红十字系统筹集款物共计839.26万元,用于救助困难群众和灾害易受损群体。
(三)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市红十字会坚持“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宗旨,利用“3·5”学雷锋日、“5·8”世界红十字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日,进广场、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广泛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地震等灾害应急避险能力宣传,依托玉溪市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地震知识翻书体验系统等增进群众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展应急救护培训99期23762人,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逃生、自救与互救能力。
备灾救灾,常备不懈,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是红十字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还面临着备灾救助物资储备不足、救援队伍专业能力不强、筹资困难等问题,市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强基础、建机制、补短板,发挥好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贯彻落实好我市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贡献红十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