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从热心到专业 休宁县红十字会为公益志愿者插上急救“翅膀”

发布日期:2025-03-14 17:59信息来源:休宁县红十字会 作者:休宁县红十字会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为提升社会公益组织的应急救护能力,弘扬“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3月14日,休宁县红十字会在黄山微公益志愿者协会基地举办红十字救护员(CPR+AED)专题培训,40名黄山微公益志愿者通过系统学习及严格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为公益服务注入专业力量。

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

此次培训由三位具有省级救护培训师资现场授课和指导。课程采用“理论+实操+考核”形式,重点讲解心肺复苏术(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知识。参训志愿者在模拟人教具上反复练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关键技术,并通过分组情景演练掌握突发事件现场评估、伤员转运等应急处置流程。“按压深度要达到5-6 厘米,每分钟100-120次,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 培训现场,授课教师逐一对学员动作进行指导。全体学员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合格率达100%。新晋救护员王女士表示:“作为经常参与户外救援服务的志愿者,这次培训让我们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今后开展公益活动更有底气。”

赋能公益: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性

黄山微公益作为本地活跃的公益组织,长期参与社区服务、弱势群体帮扶等工作。此次培训不仅强化了成员的自救互救能力,更提升了他们在公益活动中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性。参训学员说道:“我们在走访独居老人或开展户外活动时,难免会遇到意外情况,这次培训让我们更有信心及时伸出援手。”

休宁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尹勇表示:“公益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系统培训,将急救技能转化为基导社会服务的‘硬实力’,让公益行动更安全、更高效。”

持续发力:构建“急救护航”长效机制

此次培训是休宁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普及行动”的延伸。近年来,休宁县红十字会持继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活动,为入伍新兵、社区群众、企业员工等群体提供救护知识培训。休宁县红十字会计划常态化开展专项培训,并拓展至其他重点行业领域,与公益组织建立长期培训机制,定期复训并考核技能掌握情况;推动AED设备在公益服务场所的配置,实现“技能+设备”双保障;鼓励参训学员成为“急救科普员”,向服务对象普及急救知识,形成“传帮带”效应。

生命无价,急救有术。休宁县红十字会通过专业化、场景化的培训,为黄山微公益成员筑牢了应急救护技能根基,也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更多掌握急救技能的“公益守护者”将活跃在服务一线,为构建安全、互助的社会环境贡献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