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报名登记指南

发布日期:2024-12-27 11:19信息来源:安徽省红十字会官网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报名登记,是公民表达个人捐献意愿的方式,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或书面形式进行登记。


    一、报名登记方式

    (一)微信公众号登记

    微信搜索或扫描图中二维码关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公众号,进入“志愿登记”模块,根据提示完成登记。


1654572723(1)

 

    (二)网站登记

    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https://www.codac.org.cn/),

    (三)书面登记

    登记表格(请前往“资料表格”栏目下载)填妥后,将登记表格递交到就近红十字会。

    (四)上门登记服务

    红十字会为行动不便者提供表格邮寄、或上门登记服务。

 

    二、信息修改与登记撤销

    公民享有捐献或不捐人体器官(遗体、组织)的权利。志愿捐献者意愿改变,可以进行意愿修改或登记撤销。

    1.通过微信公众号登记的志愿捐献者,进入登记页面直接撤销或更改。

    2.通过网站登记的志愿者,进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登记页面后, 点击“已登记用户登录”根据系统提示操作,完成信息修改、撤销等操作。

    3.书面登记的捐献志愿者可致电当地红十字会进行信息修改及登记撤销。

 

    三、常见问题

    (一)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报名登记有什么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人体器官捐献分配与共享政策: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志愿捐献者3年以上,在本人需要器官移植时将获得优先权。

    (二)一个人若志愿报名登记了人体器官捐献,一旦遇上意外、医护人员是否会放弃治疗?

    绝对不会。器官捐献只有在所有抢救措施都失败,患者病情不可逆,医护人员与患者近亲属开始讨论死亡时,才会被提出。

    (三)宗教信仰会不会影响器官(遗体、组织)捐献?

    绝大部分的宗教都鼓励分享和布施,认同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精神,并赞颂器官捐献为造福众生、公德无量之举。

    (四)本人有捐献意愿,需要征求近亲属的同意吗?

    志愿登记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表达身故后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意愿的方式,受法律保护。但捐献时,往往需要考虑到近亲属的意见和情感,所以建议告知近亲属自己的决定,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五)因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而产生的费用需要由捐献者家庭承担吗?

    凡捐献者去世后因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而产生的费用,无须其家庭承担。

    (六)捐献者或其近亲属只愿捐献某一种器官,其他器官会被摘取吗?

    捐献者或其近亲属可以以书面的形式表明自愿捐出的器官种类和数量,器官获取组织会严格按照捐献意愿获取器官,协调员会负责见证获取过程。

    (七)登记了遗体捐献,是否包括了器官、组织捐献?

    遗体捐献、组织捐献以及器官捐献都是身故后捐献,但相关要求、用途、程序都不同,所以登记遗体捐献并不包括器官、组织捐献。志愿捐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同时登记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或是选择捐献其中一项。

    (八)人体器官(遗体、组织)可以定向捐献吗? 

    器官、眼组织分配首先要符合临床医学需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移植时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如匹配程度、病情紧急程度、移植等待时间等,谁最适合接受移植,根据卫生部门有关分配原则来确定。所以器官和眼组织捐献不可以定向给某位特定人员。

    遗体捐献时,志愿捐献者及其家庭可以选择某家医学院校,如没有特别要求,将会按照县、市、省三级实行就近捐献。

    (九)器官、眼组织获取后,是否会令遗容遗体受损,影响丧葬仪式中的遗容?

    不会。医生会采取严格的外科获取手术标准,手术后医生会仔细缝合并维护外观,恢复遗容遗貌。

    (十)志愿登记时需要体检吗?

    志愿捐献登记时,无需进行体检,临终状态时会有工作人员评估是否适合捐献。

    (十一)是不是等志愿捐献者过世后,再联系红十字会就可以了? 

    不是。虽然器官、眼组织捐献都是身故后捐献,但是否符合捐献需要提前进行评估。所以,需要家属在志愿捐献者病危、病重时就联系红十字会。

    眼组织、脑组织捐献一般要求志愿捐献者过世后6小时内(冬天12小时内)实现捐献,遗体可以冷藏,不能冷冻。

    遗体捐献一般要求志愿捐献者过世后24小时内(冬天48小时内)实现捐献,遗体冷冻情况下时间可延长。

    (十二)捐献者近亲属是否可以和接受者见面?

    基于尊重捐献者和接受者的隐私权,双方的基本信息都会被严格保密,医护人员不会透露双方姓名或个人资料,以避免当事人不必要的困扰。

    如果捐献者和接受者双方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会告知捐献者家人有关接受者移植手术后的进展,并且可担任“捐”和“受”双方的联系,传递关怀。

    (十三)捐献后,遗体如何处置?

    1.人体器官(组织)捐献后,遗体由近亲属处置。

    2.捐献遗体的,遗体进入防腐处理程序后,遗体接受单位不再安排家属瞻仰遗容;一般捐献3年后,医学院校会负责捐献者遗体的火化,近亲属可以根据捐献者生前意愿决定是否领取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