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48575984X/202509-00002 信息分类: 工作动态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公民,其他,其他,其他 发文日期: 2025-09-11
发布机构: 黄山市红十字会 发布日期: 2025-09-12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庆祝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致敬希望英雄!

作者:江珊 发布时间:2025-09-12 08:07 信息来源:黄山交通旅游广播 阅读次数:

9月2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目前,我市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突破50例!9月11日上午,黄山交通旅游广播《美好生活PLUS》邀请了市红十字会四级调研员薛晓敏,黄山市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队长汪荣明,屯溪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刘婧,市投资促进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吴山伟,黄山市公安局徽州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程大远,作客黄山交广融媒体可视化直播室,一起探寻解读从“志愿登记”到“重生奇迹”的爱心密码。

薛晓敏:

1.志愿者报名登记后,是否马上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

当某一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由患者或移植医院向资料库进行检索,如果志愿者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志愿者则进行捐献。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愿者可能没有捐献的机会。

2.作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当您或您联系人的电话、地址发生变化时,希望及时通知登记部门或当地红十字会,以便患者在需要时能很快找到您,使患者的疾病及时得到治疗,并保证您实现救人的愿望。

3.志愿者是否可以随时改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为您做HLA分型检测要花费相当的资金,因此,报名登记后,资料库会对您的自愿性进行再确认,请您慎重考虑。一旦经采样检测,资料入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后,非健康因素一般不可以改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您若改变决定,将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损失。在移植前、尤其在签署捐献同意书后,就不能改变捐献决定,因为这时患者为准备移植进行了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自身造血能力已经丧失,您若终止捐献,患者将必然失去生命,这就希望我们的捐献者一定要做到义无反顾!

4.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方式是怎样的?

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全麻或局麻,从捐献者髂骨中抽取骨髓血。二是从外周血中采集干细胞。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进行血液成分单采术,从捐献者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提倡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

5.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前,为什么要对捐献者使用造血干细胞动员剂药物?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药物动员之后,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以满足移植需要。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目前的报道,药物动员剂对人体健康没有副作用。

6.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7.捐献者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可否直接见面?

鉴于很多医学、心理和社会的原因,按国际惯例,捐献者和患者一般不接触,如果需要交流,也必须在资料库管理中心的同意和安排下进行。

8.能介绍一下黄山市实现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历程吗?

2012年5月,黄山市建立工作站;2017年3月,黄山市实现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2021年6月,历经4年,迎来第10例捐献;2022年3月,历经5年,迎来第20例捐献;2023年8月,历经6年5个月,迎来第30例捐献;2024年8月,7年多时间,成功跨越第40例里程碑;2025年7月15日,一个更具历史意义的日子来临——随着来自休宁县的“兵哥哥”卢伟完成捐献采集,黄山市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在8年间,实现了从1到50的跨越!这不仅是数字的简单累积,更是这座城市爱心汇聚、生命接力的速度不断加快的生动体现:从0到1,我们坚守了5年,从1到10用了4年,从20到30、30到40、40到50,基本上每年10例的速度递增,黄山市以更快的步伐加速前行。50例,是黄山市自2017年3月实现首例捐献8年来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温暖而辉煌的里程碑,更是未来新篇章的精彩序章。每一袋“生命火种”的传递,不仅为一位患者按下重启人生的开关,也持续点燃着红十字人响应下一次“生命召唤”的信念与力量。

四位捐献者心路历程

1.您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初心是什么?

刘婧:作为一名红十字会的工作者,接触到了很多参与造干捐献的志愿者。2021年6月10日我是在昱中花园的献血车上进行了一次无偿献血的时候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我认为“能为陌生患者带去生的希望,是身为红十字工作者最有意义的事”。我希望通过捐献传递希望,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

吴山伟:我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可能”需要我,而我有“可能”做到。那是一次很普通的无偿献血公益活动,我了解到,只需要留下8-10毫升的血样,就能成为一名志愿捐献者,为一个深陷血液病痛苦的家庭带去重生的希望。那一刻我想到的不是伟大的牺牲,这份初心,无关崇高,源于一份将心比心的共情。如果是我或者我的家人身处困境,也一定会无比渴望有这样一份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这份善意,就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而我,愿意成为那个掌灯的人。

汪荣明:2014年2月14日,我参加了黄山市红十字会组织的玫瑰花义卖活动,当时这个活动是为了白血病的孩子筹款,也是在那次活动上我知道了,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募捐款物来帮助白血病患者,更可以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让我觉得这样做更加有意义。不久后,我在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9年2月27日,我踏上“拯救生命之旅”,前往芜湖市弋矶山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3月4日,我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提供了生命的种子,用真情和爱心去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程大远:我是2018年一次献血过程中通过红十字志愿者的介绍加入中华骨髓库,我的初心就是觉得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2.您在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中有何亲身经历与感受?

刘婧:2024年元月,我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告诉我一位远在苏州住院的白血病患者与我配型成功,4月12日早晨八点,采集正式开始。我们捐献造干的房间就是在省立医院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无菌仓旁边。无菌仓里面患者所有用的吃的穿的,甚至是看的书、写字的笔都要经过严格的高压消毒才能使用。当时我很庆幸自己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希望对方患者能像我写给她的信中那样,术后依然能焕发蓬勃生机。

吴山伟:当真的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我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有惊讶,有激动,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2024年6月4日真正的捐献日,我反而格外平静,躺在采集床上,看着血液在导管中缓缓流动,经过分离机提取出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再回流到体内。整个过程四个小时,我并没有感到痛苦,内心充满了平静与温暖。我知道,我正在送出的,不仅仅是一份“生命的种子”,更是一份坚定的承诺和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这份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现代医学的伟大和生命传承的神奇。

汪荣明:2018年11月,我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电话,告诉我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我当即表示“没问题,我捐献。”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我很激动,这么小的几率也是一种缘分。从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那天起,为让各项体检指标达到捐献要求,确保捐献顺利进行,我改变生活方式,坚持酒不喝、肉少吃、晚上早睡觉。2019年3月4日,芜湖市弋矶山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听说我是黄山市在库志愿者捐献第一例,也是休宁县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例,同时也是皖南弋矶山医院作为采集医院的第一例。

程大远:我是2021年11月在安徽省省立医院完成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在捐献的过程中主要感受:一是在安徽省省立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中,感觉医疗服务保障各方面都十分的细致和专业,使我对捐献过程有充分了解,没有有任何的担心;二是在整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中我的家人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三是在整个过程中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给予了我很多无私的服务和帮助,我从他们身上更切身体会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也促使我今后要以更多的方式去帮助他人。

3.成功捐献血干细胞后对个人及家庭有何影响?

刘婧:捐献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此时距离捐献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我想认真的告诉大家: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好很好的事,但远远称不上伟大,因为骨髓捐献并不可怕。大家夸张的赞美只是因为对捐献认知上还是存在盲区,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带给大家更多更全面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普及。

吴山伟:这件事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它让我更加敬畏生命,珍惜健康,体会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义。我付出的只是一点点时间和些许不适,但收获的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精神富足和内心安宁。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从最初得知消息时些许的担心,到后来全力的支持与陪伴,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我的家人,他们用理解和爱,共同参与了这场生命接力。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而属于我们整个家庭。我们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件事也让我们家的凝聚力更强,对“爱与奉献”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汪荣明:2018年12月,我将自己可能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善良的家人都表示这是好事,都支持我。当时我说,“从一名造血干细胞入库捐献志愿者变为捐献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到别人,我感到非常幸运,这也是我们志愿者的责任。”

程大远: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对我个人及家庭没有任何影响,事后与别人谈论到这件事情时,我家人会因为我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感到自豪,我的身体也没有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4.您对社会有何的呼吁与期望?

刘婧: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却能实实在在的挽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

吴山伟:我真诚地呼吁大家:勇敢伸出手臂,留下血样:也许您的一次举手之劳,留下十毫升血样,您就可能成为某个家庭的“超级英雄”。加入中华骨髓库,您就为绝望中的患者带去了一个希望。每一次“愿意”,都可能是一次“生”的转机;每一袋“热血”,都可能让一个孩子重回校园、一位父亲重返职场。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如星火,但万千星火汇聚,终成璀璨星河,足以照亮所有等待者的前行之路。

汪荣明:完成捐献后的我便加入了黄山市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常年坚持献血及捐献血小板,并活跃在献血车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带动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并先后荣获了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奉献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三星奖等荣誉。今年初,我又被推选为黄山市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队长。今后,我还会跟以往一样,继续和大家一起做公益,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动员更多有爱心的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用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帮助别人。

程大远: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这项工作,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来,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治疗并康复。

人道精神  生生不息

黄山市已有50例4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献出涓涓热血点亮了一个个垂危生命,奉献爱心挽救了一个个绝望家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红十字运动的宗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50例不是终点

当新安江水奔流不息

黄山的生命接力就永不停止

您的一个决定,或许正牵动千里之外某个人心跳的延续。如果您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可通过当地红十字会‌或献血车/血站‌进行报名登记。需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及相关表格,并抽取5-8毫升血液样本用于HLA分型检测,最终数据将录入中华骨髓库。

广大受众若想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可通过当地红十字会‌或献血车/血站‌进行报名登记。需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及相关表格,并抽取5-8毫升血液样本用于HLA分型检测,最终数据将录入中华骨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