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1年)

发布日期:2017-08-23 08:59信息来源:市红十字会 责任编辑:薛晓敏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黄山市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1年)

 

2017-2021年是黄山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在新的起点上锐意进取、主动作为的重要机遇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黄山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原则,履行红十字会法赋予的职责,按照“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的角色定位,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主动适应世情市情的变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能力建设,努力把黄山建设得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健全红十字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体系,使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红十字文化传播,使社会动员能力显著增强;推进公开透明,使社会公信力持续改善;完善组织建设和管理,使依法履职能力明显提高。红十字事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具体目标:

——增强备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全部纳入同级政府整体应急预案体系,红十字分级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完善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仓库网络,备灾救灾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建立健全市、县两级红十字赈济救援队,救援队伍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广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公众应急救护知识知晓率和技能普及率有效提升,红十字救护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红十字会在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深化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突出红十字会核心业务,拓展红十字人道救助工作重点,不断增强红十字筹资能力和救助实力。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遗体角膜捐献的动员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救死扶伤、扶危济困、人道关怀为主要内容的红十字人道服务深入城乡社区。

——优化发展环境和保障措施。组织和人才保障机制更趋完善,市县级红十字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基层红十字组织不断建立健全,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统一规范的红十字组织机构网络基本建成,依法治会、依法履职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提高社会认同和广泛参与度。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不断建立完善,红十字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改善;国际人道法和人道文化传播取得积极进展,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作用进一步显现。社会认同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红十字会员、青少年和志愿者成为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人力支撑,资源动员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升备灾救灾水平

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推进各级红十字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增强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活动,完善红十字应急工作体系;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互动联动、配合协作;强化基础建设,建成市本级备灾救灾中心,各县区努力建立备灾救灾仓库,初步形成备灾救灾仓储网络;健全备灾救灾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灾害救援,做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援建项目;建立完善市级赈济救援、应急救援、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县级红十字会至少建立一支赈济救援队伍,开展日常训练和救灾演练,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二)健全救护培训长效机制,提高群众性自救互救水平

各级红十字会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把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纳入政府总体应急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主动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培训演练力度。到2021年,市级建有标准化的救护培训教育基地、县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有所突破,全市5A级旅游景区均建有红十字救护站,积极探索与不同种类应急力量之间的业务合作。加大对市民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努力营造全市救护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2017到2021年,我市参加培训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以上,红十字救护员5000人以上,重点提高高危行业人群的受训率。

(三)持续开展人道救助工作,广泛凝聚社会人道力量

建立完善长效筹资救助工作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探索募捐筹资和赈济救助工作的新方法,运用募捐箱、网上银行、邮政汇款、微信等多种渠道募捐,拓展筹资工作覆盖面。与有捐赠愿望和爱心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开展募捐救助战略合作,接受社会常年定向捐赠,不断发掘社会资源,强化流程管理。及时对捐赠突出贡献者授予相应荣誉,为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的企业和爱心人士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与他们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2017-2021年接受救灾救助款物不低于500万元,受益群众不少于1万人次。

深入开展“博爱在江淮”系列公益活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配套力度,持续组织“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积极争取“博爱家园”等品牌项目全覆盖,做到宣传到位、筹款到位、组织到位、落实到位,切实把红十字会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帮助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现状。

积极实施“红十字天使计划”等救助项目。切实做好以救助重大疾病和罕见病患儿为主要内容的“小天使”“天使阳光”“心心相印”等基金申报和资助。积极汇聚社会爱心资源,搭建医疗救助平台,规范救助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更大程度争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等对大病患者的援助,切实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探索创新红十字公益品牌建设。加强与爱心企业、组织和人士的联系,不断丰富救助项目内涵、彰显救助项目特色,精心策划和培育具有影响力、公信力、可持续发展的公益项目,努力打造红十字公益项目品牌。加强与媒体深度合作,自觉接受监督,努力实现救助项目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红十字会在人道救助方面的独特作用,体现红十字会特有公益品牌的社会价值。

努力拓展合作多赢的红十字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宽红十字交流合作渠道,建立与本市知名企业、与发达地区红十字会系统和国际间人道项目合作,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协作关系,共享区域性公益资源。

(四)深入推动“三献”工作,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沸点

依法参与无偿献血的宣传推动工作。增强公众参与自愿无偿献血自觉性,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共同开展无偿献血表彰奖励活动;加强对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指导。

加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协调工作。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使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覆盖全市7个县区的报名登记采样网络,加强与献血管理和采供机构的沟通,方便捐献者采样入库,做好捐献者的协调服务。进一步扩大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队伍,到2021年,实现全市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数量1000人份以上

大力宣传推动器官遗体角膜捐献工作。加大捐献工作的专业培训和社会宣传,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捐献流程、优化捐献服务、提供人道关怀,到2021年,实现全市器官遗体角膜捐献登记人数和捐献例数有较快、大幅增长、力争捐献突破100例。

(五)发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提升红十字事业的社会参与度

紧贴社会公众的人道服务需求。深入开展以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遗体角膜捐献、应急救援、心理救援、社区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便民化,公众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更为便捷。积极在乡村、街道、社区、学校、社会组织等发展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完善按专业、分领域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拓展服务范围,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扎实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继续围绕保护和激励主题,完善红十字青少年组织网络,继续开展红十字模范校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教育活动;以人道传播、健康促进、志愿服务、增进友谊为宗旨,引导青少年参与人道事业,服务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

提高红十字志愿服务水平。依照《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做好志愿者登记注册,进一步规范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管理机制,制定落实各项保障和激励措施。到2021年,全市建成20以上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志愿者队伍超过40支,志愿者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其中红十字每年度注册志愿者不少于300人)。

(六)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努力夯实红十字事业基础

努力理顺县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加大对县区红十字会机构建设、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县级红十字会基本实现依法独立开展工作,机构、编制、人员、经费有充分保障,领导班子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组织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努力建成运转良好的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加强理事队伍建设,完善理事联系制度,充分发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作用,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加快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在社区(街道)、农村、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中广泛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加强行业红十字会建设。基本实现基层组织“五有”目标。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会员作用,规范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到2021年,全市基层组织红十字会建会200个以上,学校红十字会建会率达到30%,团体会员单位达到200个以上,个人会员突破1万人。

(七)加大人道传播力度,充分展示红十字会良好形象

积极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把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传播手段,扩大传播领域,广泛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活动,提高在社会领域的传播力度。加强各级红十字会传播队伍建设,定期举办传播骨干培训班。

创新开展红十字宣传工作。围绕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国际志愿者日等纪念日和其他重大活动,积极探索运用与社团组织、草根组织等合作方式,利用新颖有效的宣传形式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红十字组织倡导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提高红十字会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积极与报纸、网络、电视、电台等媒体合作,办好门户网站、广电栏目,拓展其它新媒体宣传渠道,开发和制作特色宣传品等,拓展传播平台。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建立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宣传机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有效提高宣传和公共关系能力,维护红十字会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主动作为,为红十字事业争取有效的政策环境

认真领会落实中央和省、市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依靠全社会力量推进社会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新要求,深入研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特点,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发挥人道领域政府助手和公益组织引领作用,主动争取承接政府购买的公益服务项目,促进红十字事业社会化。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把红十字事业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红十字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动争取人大、政协支持,开展执法检查或专项调研,推动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加强与宣传、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民政、教育、卫计、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奠定红十字事业发展基础。

(二)坚持能力建设,为红十字事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坚持把加强各级红十字会自身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借鉴其他社会组织在制度建设方面积累的优秀成果和规律性认识,形成内外衔接、上下配套、结构合理的科学制度体系。在努力做好红十字会传统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人道服务领域,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开放式的合作机制,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红十字人道救助事业,形成红十字事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坚持素质提升,为红十字事业培养过硬的人才队伍

加强红十字会机关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专业队伍建设,坚持理论学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实施人才强会战略,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制定学习培训规划,强化政治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组织协调、宣传动员、应对危机能力。加强红十字会机关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和谐、务实高效、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工作氛围,培养一批热爱公益、乐于奉献、善做工作、能成事业的干部。强化各级红十字会的协作配合,健全议事协商、业务指导、信息交流机制,形成整体合力。

(四)坚持透明规范,为红十字事业构筑良好的信用支撑

坚持依法立会、依法办会、依法兴会,继续开展新修订《红十字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聘请法律顾问,增强法律意识,提高红十字队伍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不断完善筹资与救助等规章制度,规范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工作,做到救助程序公开、救助条件公平、救助结果公正。自觉强化内部监管,坚决履行“捐赠款物公开、财务管理透明,招标采购公开、分配使用透明”承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主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完善规范透明的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主动公开筹资与救灾救助信息,及时向社会和捐赠者反馈募捐款物收支及使用情况,提高社会公信力,维护红十字会声誉形象。

 

 

2017-2021年黄山市红十字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主要项目和指标

三大以来至2016年底    累计数

到2021年

目标值

1.  应急救护培训普及人数(万人次)

4.5

5(5年累计值)

2.  红十字救护员(万人)

1.5

0.5(5年累计值)

3.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支)

地市级

2

3

县区级

1

7

4.  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个)

-

2

5.  备灾设施(个)

地市级

-

1

县区级

-

7

6.  博爱家园(个)

1

7

8.  红十字救护站(个)

5

7

9.  人道救助直接

受益人(人次)

儿童大病项目救助

67

³50(5年累计值)

其他人道救助

11329

10000(5年累计值)

10. 造血干细胞库容(人份)

418

³1000

11.器官遗体角膜捐献(例数)

23

³100

12. 管理体制理顺率(%)

县区级

29

100

13.人道救助募捐规划(万元)

1023.5

500(5年累计值)

14. 基层组织(个)

58

³200

15. 团体会员(个)

97

³200

16. 个人会员(人)

-

³10000

17. 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支)

25

³40

18. 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个)

3

³20

19. 红十字志愿者(人)

-

³10000

19.每年度注册志愿者(人)

200

³300